年初至今,全球船廠手持訂單量持續(xù)下滑。上半年,在中日韓三國中,韓國船廠手持訂單量降幅最大。 克拉克森在其近期發(fā)布的報告中稱,截至7月1日,全球手持訂單量已經下滑了12%,降至1.002億CGT,是2013年6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韓國船廠手持訂單量共計2510萬CGT,在全球手持訂單量中占比為25%,這是自2004年1月以來韓國船廠手持訂單量(按CGT計算)的最低水平。同時,中國船廠手持訂單量共計3770萬CGT,在全球手持訂單量中占比為37%;日本船廠手持訂單量為2210萬CGT,在全球市場所占份額為22%。 今年,韓國船廠手持訂單量降幅最為明顯,達到20%(按CGT計算),而中日船廠手持訂單量降幅分別為11%、14%。隨著全球新船訂單量降至歷史低點,許多韓國船廠手持訂單量也有所下滑。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船訂單量共計224艘、630萬CGT,比去年同期下滑66%(按CGT計算)。其中韓國船廠接單量僅為27艘、80萬CGT,占全球市場份額的13%,接單量比去年同期減少88%;相比之下,去年上半年韓國船廠接單量共計680萬CGT,占全球市場份額的37%。同時,韓國船廠交付量保持穩(wěn)定,今年上半年共交付新船650萬CGT,占全球份額的35%,這也加劇了手持訂單量的下滑。 與韓國船廠不同,中日船廠手持訂單量降幅相對較小。中國船廠在今年上半年接獲了240萬CGT的新船訂單,占全球市場份額的38%;這主要來自于政府支持的訂單,包括30艘Valemax型船訂單,而民營船廠上半年接單量則同比下滑61%(按CGT計算)。同時,日本船廠接獲的大部分訂單均來自于日本船東,而相比之下韓國船廠上半年接獲的新船訂單中只有29%來自韓國船東。此外,上半年中日船廠交付量遠低于韓國船廠,分別為240萬CGT、80萬CGT,這也導致中日船廠手持訂單量降幅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