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船廠船舶有限公司海工裝備生產傳來喜訊,其為中石化建造的首艘多纜物探船“發(fā)現6”號日前順利試航歸來,已完成所有船舶系統和設備的交驗,船東對該船的各項性能指標完全達到歐洲設計要求感到十分滿意。三周后,該船還將再度出海,驗證整個物探系統性能,從而使其達到“交鑰匙”的工程要求。 據介紹,這艘代表目前國際主流物探技術水平的新船采用了混合動力推進系統,可根據不同工況調節(jié)操作模式,具有顯著降低燃油消耗的特點和良好的動力推進冗余能力,取得了挪威船級社“RP”船級符號。 “發(fā)現6”號是用于全球Ⅰ類無限航區(qū)范圍三維地震采集作業(yè)并能對三維采集資料進行現場處理,具有采集數據高速傳輸系統的專用地球物理勘探工程船。該船可在5級海況和3節(jié)海流情況下采集地震數據,其水下設備可在5級海況下安全收放。 該船是上船公司承建的首個物探船“交鑰匙”工程,其物探船系統的安裝調試工作難度高。在該船的設計、建造、調試過程中,上船公司在三維建模、總體重量中心控制、精度控制、振動和噪音控制、物探專用設備安裝調試等方面攻克了多個技術難關。由于該船尺寸緊湊,而相關設備的體積大、數量多、安裝精度要求高,因此在建造過程中對分段精度控制、無余量制造的要求極高。自2012年11月30日“發(fā)現6”號進塢施工至今,面對高要求、高強度的生產任務,上船公司開拓創(chuàng)新、凝心聚力,通過合理調配生產資源,大膽嘗試了“三總段建造法”,即將船體分成前、中、后三個大總段,經過精密計算后,再在港池中進行大合攏,為總體施工周期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發(fā)現6”號是上船公司全面提升綜合實力的重要載體,其成功建造成為該公司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上邁出的堅實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