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離職員工圍堵公司南通基地大門事件,讓中國最大的民營造船企業(yè)熔盛重工的“錢荒”問題徹底暴露于公眾視野。該公司公告稱,正積極與銀行及金融機構磋商,爭取重續(xù)信貸融資額,并向政府及股東尋求財務資助等各種手段,用以紓緩運營資金壓力。 就在日前,該公司宣布,旗下江蘇熔盛重工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江蘇熔盛)與興業(yè)全球基金官司了結之后,向安徽省產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省產權中心)起訴索要6.3億元保證金案,也已由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受理。 接近熔盛重工的相關人士昨日(7月14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這筆資金對緩解該公司資金壓力有一定幫助,從其與興全基金的官司來看,勝算還是有的,但由于案情復雜且訴訟期限較長, 對于目前缺錢的熔盛重工來說,這6.3億元用來救急恐難以指望。 欲要回6.3億保證金 7月9日,熔盛重工公告表示,旗下江蘇熔盛與興業(yè)全球基金的二審案件已經結束,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駁回原告興業(yè)全球基金的上訴請求,維持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駁回原告包括索賠約1637萬元在內的所有訴訟請求。 上述案件獲勝后不久,熔盛重工公告表示,江蘇熔盛向安徽省產權交易中心要求退還所交的6.3億元保證金及相關利息的訴訟案,也已由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受理。 事實上,上述兩起案件皆由熔盛重工放棄收購全柴集團引發(fā)。 2011年4月,江蘇熔盛與安徽省全椒縣人民政府(以下簡稱全椒縣政府)簽署《產權交易合同》,受讓全柴集團100%股權,并觸發(fā)對全柴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全柴動力的全面要約收購義務。2012年8月17日,熔盛重工公告宣布放棄收購。 作為全柴動力股票持有者的興業(yè)全球基金認為,熔盛重工在上述收購案中故意隱瞞重要信息、拖延履行,導致收購失敗,造成該公司的損失,故向法院起訴要求熔盛重工賠償其約1637萬元損失。 不過,興業(yè)全球基金對此次判決不服,并稱將尋求再審的機會。 江蘇熔盛狀告安徽省產權交易中心、要回6.3億元保證金一事,則是當初為了收購全柴集團,江蘇熔盛當初給安徽省產權交易所支付了6.3億元保證金,這筆錢至今尚未要回。 “現(xiàn)在只是受理,能不能拿回來,什么時候拿回來還不好說,”某接近熔盛重工的人士昨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但從與興業(yè)全球的案件勝訴來看,要回的可能性還是較大的! 有分析人士指出,與興全基金官司的勝訴與索要保證金不存在必然聯(lián)系,而熔盛重工方面一度被指因其一再拖延向證監(jiān)會上報相關補正材料而導致了收購失敗,因此案件最終結果尚難預測。 也有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熔盛重工收購全柴前后,全柴股份的股價落差太大,熔盛重工如果收購,意味著巨額損失,遲遲不遞交相關材料致使收購失敗或許是一種自我保護。 與銀行談續(xù)約 向政府及股東要資助 上述業(yè)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即便上述官司能獲勝,也要經過相當漫長的訴訟期,對于熔盛重工目前的資金困境來說,恐怕既是杯水車薪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何況官司還不一定能贏。因此,熔盛重工要解決眼前困境,還得另謀他法。 “為舒緩本集團的營運資金壓力并確保本集團的生產和營運穩(wěn)定順暢,本集團現(xiàn)與多家銀行及金融機構進行磋商,爭取重續(xù)現(xiàn)有信貸融資額”,熔盛重工不久前公告稱,正積極向政府及公司主要股東尋求財務資助,并加大力度與客戶協(xié)商,務求盡快收回應收款項。 創(chuàng)始人、主要股東、前董事局主席張志熔不得不拿出2億元免息無抵押貸款給該公司用作營運資金,以解燃眉之急(用途包括但不限于支付人力重組及優(yōu)化產生的開支)。 “現(xiàn)在銀行的貸款審批要比以前慢得多,周期也拉得很長,但是造船企業(yè)的資金需求又比以前要大,資金就會變得非常緊張!鄙鲜鼋咏凼⒅毓は嚓P人士對記者坦言,銀行始終將造船業(yè)當成一種類似于“高!毙袠I(yè)來看待。 至于熔盛重工提到的正尋求政府層面財務資助,近期遭外媒熱議稱,系“試探中國政府是否愿意犧牲一家大企業(yè),精簡中國過度膨脹的造船行業(yè)”,“是否允許大型用工企業(yè)倒閉,產生工人失業(yè)的不安定因素,損害地方經濟!币虼,有分析人士評價稱,地方政府可能成為最終的“買單人”。 不過,接近熔盛重工的相關人士透露,就熔盛重工而言,政府的確給予了不少幫助,解決了企業(yè)面臨的很多困難,但并不存在上述提到的政府為企業(yè)買單一說。
|